想要找到合理的股價,掌握「本益比」這個指標至關重要。本益比反映了投資者願意為每元盈餘支付多少價格,簡單來說就是幾年可以回本。舉例來說,若某公司目前的股價是100元,而過去四個季度的每股盈餘加總為5元,則其本益比為20,意指投資者需要20年才能回本。了解本益比能幫助你判斷公司的價值,並進一步評估股價是否合理。
本益比:投資回本的關鍵指標
在股票投資的世界裡,找到「合理股價」是每個投資人的夢想,而「本益比」正是幫助我們達成這個目標的重要指標。本益比的公式為每股的市價除上每股盈餘,通常用過去4季每股盈餘的加總來計算。舉例來說,中華電信在2019年6月12日的收盤價為113.0元,過去四季每股盈餘加總為4.53元/股,所以本益比為24.9。簡單來說,本益比其實就是幾年回本的意思。如果每股用113.0元投資中華電信,每年可以賺到4.53元,那麼相當於24.9年回本。
本益比的應用非常廣泛,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評估一家公司的價值,並與其他公司進行比較。例如,如果兩家公司都屬於同一產業,但其中一家公司的本益比明顯高於另一家,這可能意味著市場對該公司的未來發展抱持更高的期望,或者該公司的獲利能力更強。
然而,本益比只是一項參考指標,並不能單憑本益比就決定是否投資。我們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公司的財務狀況、產業前景、市場競爭環境等等。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影響本益比的因素,並教你如何利用本益比和其他估值方法,找到真正合理的股價,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什麼是台股本益比?
本益比 (Price to Earnings ratio)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 (EPS)得出,台股本益比比則是台灣的上市櫃公司司整體本益比。簡單來說,本益比代表投資者願意為每元盈餘支付多少價格。例如,若某公司股價為100元,年度每股盈餘為10元,則該公司的本益比為10倍。這意味著投資者願意支付10元來獲得公司1元的盈餘。
台股本益比的計算方法如下:
- 本益比 = 股價 / 每股盈餘 (EPS)
了解台股本益比的意義後,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其應用。台股本益比可以幫助投資者判斷股票價格是否合理,以及比較不同公司的投資價值。例如,如果兩家公司擁有相同的每股盈餘,但其中一家公司的本益比較高,則這可能意味著市場對該公司的未來發展抱持較高的期望,也可能代表該公司的股價被高估。反之,如果兩家公司擁有相同的每股盈餘,但其中一家公司的本益比較低,則這可能意味著市場對該公司的未來發展抱持較低的期望,也可能代表該公司的股價被低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益比僅是一個參考指標,並不能完全反映股票的真實價值。影響本益比的因素很多,例如公司的成長性、產業景氣、市場風險等。因此,在使用本益比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結合其他財務指標和市場分析,才能做出更合理的判斷。
合理股價 本益比.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本益比多少合理?
那麼本益比多少合理? 以台股而言,本益比在10至20之間都屬於合理範圍,本益比高於20以上者較無長期持有的價值,本益比在10以下則屬於高價值投資標的。 常見衡量合理本益比的方式有兩種:
同產業比較
同產業比較是指將目標公司的本益比與同產業其他公司的本益比進行比較,以判斷目標公司的本益比是否合理。例如,您想投資台積電,可以將台積電的本益比與其他半導體公司的本益比進行比較,例如聯發科、聯詠等。如果台積電的本益比明顯高於其他半導體公司,則可能代表台積電的股價被高估,反之則可能代表台積電的股價被低估。
公司歷史比較
公司歷史比較是指將目標公司的本益比與其過去幾年的本益比進行比較,以判斷目標公司的本益比是否合理。例如,您想投資台積電,可以將台積電目前的本益比與過去五年的本益比進行比較。如果台積電目前的本益比明顯高於過去五年的平均本益比,則可能代表台積電的股價被高估,反之則可能代表台積電的股價被低估。
需要注意的是,本益比只是評估股票價值的其中一個指標,並非唯一的指標。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結合其他因素,例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長性、競爭力、產業前景等,進行綜合評估。
此外,本益比的合理範圍也會受到市場環境、產業特性、公司規模等因素的影響。例如,在經濟景氣良好的時期,投資者對未來盈利的預期較高,因此股票的本益比可能會較高。反之,在經濟景氣不佳的時期,投資者對未來盈利的預期較低,因此股票的本益比可能會較低。
總之,本益比是一個重要的投資指標,但並非唯一的指標。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評估,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範圍 | 說明 |
---|---|
10至20 | 台股合理範圍 |
高於20 | 較無長期持有的價值 |
10以下 | 高價值投資標的 |
常見衡量合理本益比的方式
方式 | 說明 |
---|---|
同產業比較 | 將目標公司的本益比與同產業其他公司的本益比進行比較,判斷目標公司的本益比是否合理。 |
公司歷史比較 | 將目標公司的本益比與其過去幾年的本益比進行比較,判斷目標公司的本益比是否合理。 |
需要注意的是,本益比只是評估股票價值的其中一個指標,並非唯一的指標。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結合其他因素,例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長性、競爭力、產業前景等,進行綜合評估。
此外,本益比的合理範圍也會受到市場環境、產業特性、公司規模等因素的影響。例如,在經濟景氣良好的時期,投資者對未來盈利的預期較高,因此股票的本益比可能會較高。反之,在經濟景氣不佳的時期,投資者對未來盈利的預期較低,因此股票的本益比可能會較低。
總之,本益比是一個重要的投資指標,但並非唯一的指標。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評估,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股東權益比率:衡量企業財務健康的重要指標
除了本益比之外,另一個重要的財務指標是「股東權益比率」。股東權益比率是股東權益對總資產的比率,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結構和財務風險。簡單來說,它代表了企業的資產中,有多少比例是由股東的資金所構成,而多少比例是由債務所構成。
理想的股東權益比率應當適中。如果權益比率過小,表明企業過度負債,容易削弱公司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例如,當遇到經濟衰退或市場競爭加劇時,高負債的公司可能難以償還債務,甚至面臨破產的風險。另一方面,權益比率過大,意味著企業沒有積極地利用財務槓桿作用來擴大經營規模。財務槓桿是指企業利用借款來擴大投資,以期獲得更高的收益。如果企業的權益比率過高,代表它沒有充分利用借款來擴大規模,可能錯失了成長的機會。
不同行業的股東權益比率理想範圍有所不同。例如,資本密集型產業,例如製造業和房地產業,通常需要較高的負債比例,因此股東權益比率可能會較低。而一些輕資產的產業,例如軟體開發和服務業,則可能需要較低的負債比例,因此股東權益比率可能會較高。因此,在評估一家公司的股東權益比率時,需要考慮其所屬的行業特性。
股東權益比率可以與其他財務指標結合起來,進行更全面的企業分析。例如,可以將股東權益比率與資產負債率和淨資產收益率等指標進行比較,以評估企業的財務風險和盈利能力。此外,也可以觀察股東權益比率的趨勢,了解企業的財務結構是否在發生變化,以及變化背後的驅動力。通過綜合分析,投資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業的財務健康狀況,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利用過去10年股利平均值,計算更合理的股票合理價
前面我們提到了用「當期股利」計算股票合理價的方法,但這只是一個初步的估算方式。因為單一年度的股利可能受到公司當年度獲利狀況的影響,導致股利出現較大的波動,進而影響股票合理價的準確性。因此,建議採用過去10年股利平均值來計算股票合理價,以避免單年度股利波動的影響,讓估值結果更穩定可靠。
例如,某公司過去10年的股利分別為:1元、1.2元、1.5元、1.8元、2元、2.2元、2.5元、2.8元、3元、3.2元。計算過去10年股利平均值為:(1+1.2+1.5+1.8+2+2.2+2.5+2.8+3+3.2)/10 = 2.22元。
接著,我們可以使用這個平均股利值來計算股票合理價,並將其與便宜價、合理價和昂貴價的區間進行比較,以更精準地評估股票的價值。 以下是使用過去10年股利平均值計算股票合理價的表格:
價格區間 | 計算公式 | 約等於殖利率 |
---|---|---|
便宜價 | 過去10年股利平均值 × 15倍 | 6.6% |
合理價 | 過去10年股利平均值 × 20倍 | 5% |
昂貴價 | 過去10年股利平均值 × 30倍 | 3.3% |
以上述例子來說,過去10年股利平均值為2.22元,則:
- 便宜價 = 2.22元 × 15倍 = 33.3元
- 合理價 = 2.22元 × 20倍 = 44.4元
- 昂貴價 = 2.22元 × 30倍 = 66.6元
如果該公司的股票目前的市場價格在33.3元以下,則可以考慮買進,因為價格較便宜;如果價格在44.4元左右,則可以視為合理價格;如果價格超過66.6元,則可以考慮觀望,因為價格較昂貴。
當然,股票的價值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僅憑股利計算出來的合理價並不能完全代表股票的真實價值。建議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應綜合考慮其他估值指標,例如本益比、市值與帳面價值比等,並深入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產業前景等因素,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合理股價 本益比結論
尋找「合理股價」是投資人追求的目標,而「本益比」正是幫助我們評估股價是否合理的關鍵指標。透過本益比,我們可以快速了解投資者願意為每元盈餘支付多少價格,從而判斷公司價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然而,本益比僅是眾多估值指標之一,我們需要結合其他財務指標、產業前景、市場環境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才能更精準地找到「合理股價」,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記住,投資市場充滿變數,沒有絕對的「合理股價」。透過深入了解本益比的意義和應用,結合其他估值方法,以及持續關注市場動態,才能在投資道路上做出明智的選擇,逐步邁向財務自由的目標。
合理股價 本益比 常見問題快速FAQ
如何計算本益比?
本益比的公式是:市價 / 每股盈餘。你可以使用過去四個季度的每股盈餘加總來計算。例如,某公司的股價是100元,過去四個季度的每股盈餘總和是5元,則其本益比為20。
本益比高或低代表什麼?
高本益比通常表示市場對公司未來發展抱持更高的期望,或該公司的獲利能力更強。低本益比則可能代表市場對公司未來發展抱持較低的期望,或該公司的獲利能力較弱。但也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產業特性、成長性等等。
如何利用本益比找到合理股價?
你可以利用歷史本益比、同業本益比、預期盈餘成長等指標來估算合理股價。但本益比只是一項參考指標,並非唯一的指標。你還需要考慮其他估值方法,並深入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產業前景等因素。